2020年移民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移民中心、州水利局的关心指导下,全州移民部门按照省州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库区“发展”和“稳定”两条主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推进措施,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业绩
1.移民资金保障有力。编报了移民“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全年争取到位各类移民资金24984.02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后扶基金9595.02万元、中央项目资金14656万元、库区基金67万元、移民扶助金566万元、小水库移民扶助金100万元。
2.移民后扶按期兑现。规范实施了全州农村移民159917人后期扶持,兑付后扶基金9595.02万元,完成年度任务100%。
3.库区设施日益完善。新修和改善产业道路28处,完成年度任务350%。
4.产业开发有效推进。产业新开和培管59142亩,其中猕猴桃5025亩、柑橘33747亩、油茶9580亩、茶叶3000亩、蔬菜438亩、中药材1167、其他种植业6185亩。
5.移民培训提质增效。移民培训6075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9%。
6.库区社会局势稳定。无群体(5人以上)到省进京上访情况,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7.整村推进稳步实施。全州精准扶持推进重点移民村14个村,建设投入资金2680万元,每个重点移民村完成进度在90%以上,超额完成省中心下达的任务。
8.避险解困全力推进。全州第四批避险解困计划任务数728人,已完成建房数465人。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围绕全面脱贫,抓好对口帮扶。一是2020年计划整合5500万元投入库区精准扶贫移民村(既是移民村又是精准扶贫村)。各县市有针对性地采取避险解困、产业扶持、培训就业、基础设施、结对帮扶等措施,加快了移民脱贫步伐,全年共计投入扶贫资金5895万元。二是州中心确定了新的分管扶贫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调整更新了结对帮扶台账,开展全覆盖走访慰问,发放慰问资金19.8万元,全面提升满意度。2020年完成了未脱贫户的脱贫任务和已脱贫户的巩固任务,柳树坪村脱贫2户5人,两村综合贫困发生率均降至0。柳树坪村、押马村建档立卡户2020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191、11389元。全年单位共消费扶贫66084元。
2.围绕移民增收,抓好产业培训。一是抓好移民产业开发。全年完成各类产业新开和培管共计59142亩,其中猕猴桃5025亩,柑橘33747亩,油茶9580亩,茶叶3000亩,蔬菜438亩,中药材1167,种植业其他6185亩。二是在产业发展上多措并举,对传统产业项目,加大提质改造的力度,加大对已有产业规模的质量改造;在经营模式上,引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大胆创新,把移民与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连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既建立规模化、公司化培管模式,又确保移民受益。三是加大移民培训力度。全年全州完成移民培训资金投入483.19万元,培训移民6075人次,完成年度任务169%。其中:投入农业技能培训资金122.52万元,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42期,培训移民4257人次;投入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资金360.67万元,培训移民1818人,为增加移民工资性收入奠定了基础。
3.围绕改善民生,抓好设施建设。一是落实移民后扶政策。发放了159917名农村移民4个季度的后扶基金9595.02万元,其中各县市确保一季度前将直补一次性发放到位,共计发放直补资金5029.0176万元,保障了移民最基本的生存。二是针对今年碗米坡库区等地“6·10”严重的洪涝灾害,及时组织抗灾自救,确保灾后库区社会秩序稳定。三是全州全年14个重点移民村建设投入资金2680万元,注重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项目安排以移民产业发展、移民培训、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民生工程为主。
4.围绕安全有效,抓好资金监管。一是后扶资金存量消减工作取得成效,2020年全州共消减移民资金存量19243.76万元,其中消减2019年度及以前结存资金9694.81万元。二是高质量完成后扶资金绩效评价工作,10月底完成了州本级负责的6县市2019年度移民后扶资金绩效评价表和绩效评价报告。配合省中心完成了保靖县和古丈县的绩效评价工作。省中心对我州的2个县的绩效评价平均得分为81.78分,全省排第7名(14个市州)。三是完成后扶资金内审、稽察工作。2020年对泸溪县、花垣县和永顺县2019年度移民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内部审计,对吉首市和凤凰县2019年度移民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稽察。配合省中心完成了古丈县的内审和保靖县的稽察工作。四是通过了2019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启动了2020年监测评估工作。
5.围绕权益维护,抓好库区稳定。一是落水洞电站完成移民后扶人口核定,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19年度新增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结果的通知》(湘水办函〔2020〕181号),龙山县落水洞电站核定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761人,享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龙山县移民后扶人口由原来的21846人增加为22607人。二是大兴寨水库审核通过实物调查细则,1月21日,省水利厅办公室下发了《吉首市大兴寨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细则》的批复通知,12月28日,省人民政府下达了“禁建通告”,为下一步开展移民实物调查和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移民安置规划报告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三是全年收到主管单位州水利局交办的凤凰县长潭岗库区移民唐万福信访答复件1件,并按规定时间将调查取证和办理意见呈报到州水利局,全年没有收到州及以上部门交办的信访事项和全州重点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交办信访件。四是切实维护好库区稳定。畅通诉求渠道,搞好信访接待,保障移民合法权益,确保库区和安置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全年州中心接访10批16人次,无移民群体赴省进京上访。
6.围绕创先争优,抓好内部管理。一是疫情常态化管理到位。针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州中心在抓常态化疫情摸排的基础上,加强单位和院落管理,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和家属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外出、不聚集,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二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工作及领导班子政治建设考察工作,全面提升了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实行全员全过程绩效考核常态化管理,制定了实施方案,每月要求各科室对工作进行预安排,将工作任务具体细化、分配到人,月末进行销号。四是扎实开展机关文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安建设和美丽湘西建设等工作,丰富工作载体形式,提升了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全员创先争优意识。五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2020年召开了州纪委州监委派驻州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州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全年3名班子成员分别与6名科室长、科室人员开展了廉政提醒谈话,并且就自己分管领域及联系工作的县市中心相关人员进行提醒谈话,谈话对象60多人次。每季度开展一次作风建设检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因“6·10”、“6·30”、“7·8”等多番特大暴雨来袭,我州8县市多个移民村出现了洪涝灾害,据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库区灾后恢复重建压力大。二是部分网箱上岸移民转产转业力度有待加强,加之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又有部分移民渔船上岸,受这些原因叠加影响,库区维稳压力增大。三是部分移民避险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较薄弱,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县市财政资金压力大,部分已完工的移民项目资金国库无法支付,滞留资金数额较大。
二、2021年全州移民工作初步计划
(一)加大库区民生改善力度
1.积极兑现后扶补助。规范实施农村移民160678人后期扶持,到位扶持基金9640万元,保障农村移民最基本的生存。
2.做大移民产业。提高库区产业项目建设占比,2021年产业开发资金占移民后扶项目资金50%以上,重点围绕“两茶一果一药”,搞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产业开发和培管的力度,全年计划新开和培管产业面积10000亩(其中油茶300亩,茶叶1000亩,水果6200亩,蔬菜500亩,百合等中药材2000亩)。在库区培育1—2个新产业新业态示范点,依托库区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特色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移民产业,促进移民增产增收。
3.创新移民培训。充分利用挂牌的移民就业培训基地,长短结合、技术和技能相结合,焕发移民培训活力,通过转移就业培训,增加移民工资性收入,全年培训移民3600人次。
4.做好新上水库移民安置。做好大兴寨水库移民安置相关工作,做好新上水库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防汛度汛和安全生产工作。
5.实施重点移民村建设。大力推进移民后扶思路调整,结合美丽湘西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实施重点移民村整村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19个村,每个村投入210万元,共计投入移民资金3990万元,撬动其他部分资金,确保建设一个村、成功一个村、美丽一个村。
6.全力维护库区稳定。加大移民政策宣传解释,层层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认真办理移民信访事项,畅通移民诉求渠道,解决好库区特困特急问题,维护好移民合法权益,从源头消除移民矛盾和纠纷,确保库区和安置区和谐安定的发展局面。全年5人以上赴省上访不超过5批次,进京上访为0。
7.实施移民避险解困。继续实施避险解困工程,基本解决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或生产生活资源匮乏不搬不足以解决发展的水库移民住房困难问题。
(二)加强移民部门自身建设
1.推进全员全过程绩效考核。将绩效评价日常管理作为州中心对县市移民工作的重要抓手,出台绩效评价日常管理评分细则,由各科室对各县市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实施全员全过程管理,组织开展好文明创建、平安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美丽湘西建设等各项活动,全面调动移民部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2.规范移民行业管理。一是规范项目计划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编报好年度计划,杜绝计划外项目。二是管好用好移民资金。利用后扶监测评估、后扶稽察、财政内控、审计监察等手段,加大移民资金的监管,确保移民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充分运用好绩效评价、内审和稽察的成果,对发现问题进行严肃整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下年度移民资金分配因素,奖优罚劣。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将集中谈话和个别谈话相结合,坚持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日常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动态,推动制度落实向一般干部延伸。在重要时间节点(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明察暗访,并将检查延伸至扶贫村,检查扶贫队员驻村情况、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进展,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好学习教育,组织好干部培训,提升移民部门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担责履职能力。